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攀升,一份调查显示,67%的职业人在跳槽过程中,在简历中对自己的职责描述不清,没有表现出自己实现企业价值的能力,而面试的机会90%都来自那份小小的简历,许多人由此丧失了本该得到的20%的薪资。那么,在简历中,如何能够最有力量地表现自己来赢得企业中那20%的弹力薪资呢?
“简历穷忙一族”欲罢不能
“穷忙族”(Working poor)一词来源于欧美国家,专指没有明确目标地工作,结果事倍功半。75%的国人自认为是“穷忙族”,当然也包括许多为简历跑断腿的毕业生求职者。在求职简历中写上自己的博客网址,以及大量“散布”简历的方法,都在“穷忙”范围。
统计结果显示,6成企业反感有博客的求职者,2成用人单位认为求职者博客内容“不可信,太做秀”。博客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或业界资深人士的帮助更大,而对于刚入职场的人来说,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博客,帮助的意义则非常有限。
外企偏爱啥口味的简历?
把简历投向外企,要始终站在阅读你简历的人的立场上考虑,且在文化上应为其所接受。比如,你感兴趣的是IBM的某一个职位,一定要让人感觉到你的稳重、严谨、富有协作精神;若你感兴趣的是微软的某一个职位,不妨张扬一下你的个性。
总的说来,在英语国家人们喜欢开门见山,因此,毕业生们不妨把实习期间,体现你特定方面能力的具体数字写进去;应聘日本公司,你最好在简历上最大限度地突出你所受的大学教育的细节,简历必须用日文书写,要强调的是你的合作精神而不是领导才能。
专业护航“DIY”
为了能制作一份装帧精美的简历,毕业生当中不惜花费者大有人在,甚至由此催生了一个新行业:“简历制作公司”——明码标价、无须中文简历原稿,只要把个人基本资料发邮件过去即可。编辑将某简历制作公司的网站与某招聘网站进行了比较,结果发现,以一份应届毕业生的简历为例,制作公司的简历内容与招聘网没有太多区别,如果附上自荐信,客户却要为此向制作公司支付将近400元的费用;在招聘网的“简历指南”栏目中,编辑发现,在这里可以找到任何一种职业的专业模板,结合网站提供的简历指南和攻略指导,在“简历字典”的帮助下,甚至可以“DIY”一份双语简历。值得一提的是,一种名为“简历诊断”的栏目,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试,再次确认求职者手中的简历是否足够专业,无疑为毕业生成功打开求职之门增加了筹码。
一份面向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,有21%的参与调查者投出了10份以上的简历才找到满意的工作,而只投出1-10份简历就找到满意工作的人最多,占到了45%。专家建议,还是选几家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投递简历最为合理,需要注意的是,制作简历的过程,也是自我提升的表现,亲自制作出一份好的简历,才是成功拿到OFFER的第一步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赏